最近Autodesk發表了2012系列產品的新功能
這篇文主是對一些功能的大概解說
以及我看完後對一些我比較有興趣的部份的感想
官方連結在這
1.Viewport 2.0 Enhancements:
在2011時多了viewport 2.0,雖然能處理大量模型和貼圖,但有時品質和功能不如high quality,現在則繼續加強許多功能和濾鏡,動態模糊,反鋸齒, SSAO, 景深等等非常重要又實用的功能都能在viewport中直接開啟,也能用來當作算圖的選項,叫做hardware render 2.0,這個功能在做previz時應該會非常好用,不過當最後成品應該還是沒辦法,不過結合openGL材質之類的東西或許有搞頭?不知道,但是硬體算圖的話目前我看到最強的應該還是FurryBall這個MAYA的外掛,要不是他賣那麼貴我想應該可以普及很快吧,哀
2.Node-based Render Passes:
恩,MAYA也跟進這波3D軟體+後製功能的潮流了,不過在hypershade裡能做的我想應該有限吧,因為好像沒看到有景深、去背、Glow等後製常用的功能,我反而比較希望他把hypershade的介面美化整理一下,雖然能連接的屬性真的很多,可是有時真的會有點亂。
3.Editable Motion Trail:
恩,就是在3D視圖中直接調整動作曲線,發展得好的話或許可以取代Graph Editor? 另外聽到有人說MAX早就有這個功能? 沒用MAX所以我不清楚,是youtube的留言所以我抱持小懷疑的態度。
4.Sequencer Enhancements:
Sequencer是一個可以直接在MAYA裡設定不同的時間切換到不同的攝影機的功能,讓你可以直接在裡面看到最後剪接的樣子,我沒用過,所以不多說,這應該也是一個對previz比較有幫助的功能。
5.Substance Procedural Textures:
這是我超有興趣的一個功能,以前MAYA的Procedural Textures雖然好用,但只能處理小雜訊和凹凸之類的,現在則內建了一堆紋理,模擬木頭、石頭之類的紋路還有動態貼圖,這樣就能輕鬆擁有豐富的細節和很強的控制性,也不會有解析度的問題同時繼續搭配hypershade應該可以玩出很多東西。
6.Craft Animation Tools:
算是一個小工具吧,對一個載具模型指定車體、輪胎、地面後就可以在裡面開車子做動畫,不需要一個一個調,這個功能以前就有一些外掛能做到,現在則是有了一個內建的版本。
7.New Simulation Options:
就一些對原本Dynamic之類的加強,然後又多了一組選單,拿來做物理模擬,哀,還有支援PhysX的一些運算。這等下再講
8.Autodesk軟體間單鍵轉換:
這個好是好,可是我對Autodesk已經有些厭惡了,我也只有在用MAYA,Mudbox或Motionbuilder等都沒在用,這樣搞根本就是逼別人要整套流程都用他們的軟體,而且他們現在有賣一套的,有分MAYA跟MAX兩種,一套買會多XSI, Mudbox, Motionbuilder, 而售價只有你單買MAYA或MAX的1.5倍,好陰哪,總之這是一個Autodesk產品愛好者才會喜歡的功能。
9.Vector Displacement Map:
這是Vector Displacement的效果,我之前想找這顆Shader但是一直找不到,因為作者已經不提供了,現在Autodesk全面支援了,真是一大福音,這樣這種技術以後應該會愈來愈普及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些大概是MAYA 2012一些新功能的介紹
我比較有興趣的是Viewport 2.0, Substance Procedural Textures和Vector displacement
另外也有一些讓我不太爽的事,
第一個是為什麼MAYA還是沒有iray,un-biased render已經這麼普及了卻只有把iray配給MAX?
iray是Mental Image的又不是MAX團隊研發的,這樣真的會讓我覺得Autodesk偏心,要找理由的話或許可以說因為Autodesk現在的路線是想把MAX推到產品和建築設計那塊去,但是還是很讓人不爽,還是他是想說業界用MAYA的最後都是用renderman算圖? 真的是很法科。
比二個是跟Nvidia合作,MAX跟MAYA的2012都有支援PhysX,意思是你只要有一張Nvidia的顯卡,就能大幅度增加你一些物理模擬甚至算圖的速度,這樣讓我有些無奈,我是用AMD的顯卡,因為AMD的顯卡在性能跟Nvidia同級下常常能有比較便宜的價格,比較低的溫度和比較低的耗電,而且因為去支持比較落後的那一方可以阻止壟斷,讓市場更活絡,競爭更激烈,這樣新功能開發的更快,價格也降得更快,最後受益的還是消費者。然而Autodesk這麼大的公司居然去支援Nvidia,那不是搞得以後如果做3D,就一定要去買一張又貴又耗電又燙的Nvidia顯卡,不然就成了二等公民,雖然Nvidia的顯卡性能真的很好PhysX等CUDA的功能也發展得很成熟,但我還是希望這個情形將來會改....哀 或許也要怪AMD沒有專心經營GPU運算的領域吧。
另外我也看到一個頗有趣的東西,就是MAYA推出這個在3D視圖中修改動作的功能後,Blender馬上也有人跟進開始研發了。
我只能說,這就是Open Source的魅力
希望他能繼續研發下去
Joster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